馬術在線 首頁 馬術雜志 專題 查看內容

中國馬文化博物館:雋永與醇厚

2012-9-1 15:50|來自: 《馬術》2012年8月刊

摘要: 從1980年代開始,蔡猛老師因從小對馬的喜愛,開始無意識地收集一些與馬有關的一些工藝品,慢慢地,收集的東西越來越多,不止中國本土,到了國外也要去當?shù)氐墓磐媾f貨市場淘換。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家里的各種藝術品也 ...


從1980年代開始,蔡猛老師因從小對馬的喜愛,開始無意識地收集一些與馬有關的一些工藝品,慢慢地,收集的東西越來越多,不止中國本土,到了國外也要去當?shù)氐墓磐媾f貨市場淘換。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家里的各種藝術品也越來越豐富,有的還是有年代的老物件。于是,包括現(xiàn)任館長白亞南先生在內的一些愛馬人士和藝術家們,便興起了辦一個小型展館的念頭。

2003年,由白亞南先生出資并提供場地,在蔡猛老師負責四處奔走下,終于將天南海北收集的藏品作為第一批博物館的基礎藏品整理出來,加上幾年來不斷有各方朋友支援的贈品裝進了一座達3000平米的展廳,近十年的時間,這個展館共收入了4000多件文物、馬藝術品和200多塊展板。這就是位于北京延慶的中國馬博物館。

出了京藏高速康莊收費站沒多遠,“陽光路8號”的大牌子就在路邊矗立著,一個拐彎后上山,順著道路行走不多遠,便處在了陽光馬術俱樂部的后身,一個不大的門楣絲毫不起眼,隨行的朋友笑說不是超級愛馬的人,還真沒這耐心找到這里來。但其實,這里的歷史和精華絕對讓人不虛此行。

馬博物館里的歷史

早上8點多鐘,謝宇就已經(jīng)坐在博物館的辦公室里了,他今天要接待兩所小學的學生團,一撥來自唐山,另一撥來自成都。謝宇今年50多歲,當過歷史老師,做過導游,經(jīng)他講解的馬歷史,看起來枯燥的文字版也能變得有意思。學生們年紀都還小,有的耐心不夠,聽不得三個大廳和三種文化模擬區(qū)的長篇,自己跑了出去。

門口是一對石雕的馬像,據(jù)謝老師講解,這是宋朝的馬身,明朝的馬首。在中國古代的朝代更迭時,要改天換地的新帝們都迷信只要破壞了前朝的墓地,神道上的石雕也被砍掉頭部,那這個王朝的血脈就沒有靈性了,

兩對明朝和元代的石馬,再靠近門口,是一匹單獨的明朝皇陵中神道上才會出現(xiàn)的單匹石馬。據(jù)說當年朱棣決定定都北京后,就開始尋找自己陵寢的地點,最早相看的是位于現(xiàn)在延慶的永寧。這里有個民間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永寧這里的老百姓有個大姓“朱”,還有大姓姓“康”,因為同音字的聯(lián)想,尋找陵寢的人覺得這兩個姓氏都對“朱”姓王朝有益,但當?shù)氐娘L水旺本地人,本地老百姓不愿這里的風水被皇帝占領,于是連夜開會,姓康的都改姓屠。百姓的心思官員們是不予考慮的,他們?yōu)榱擞懞没实?,讓石匠雕了一個陵墓中神道上慣常要安置的石馬,給考察的官員做參考,后來十三陵雖然改地,但這個石馬卻陰差陽錯地留了下來,現(xiàn)在博物館外的就是當年的那匹石馬,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這個故事的真假不予追究,但延慶地方文化中,現(xiàn)有永寧城,后有十三陵卻是成定論的。后來這里成為皇家養(yǎng)馬之地,延慶的馬文化底蘊便由此而來,這也是這個博物館之所以選擇在這里的原因之一。

博物館室內部分共有三個展區(qū),和三個蒙古、歐式和美國西部牛仔馬文化區(qū)。迎著門是一處高臺,擺滿了各種造型的馬雕塑,以木雕為主,年代有的很近,有的不可考,但都氣宇軒昂精神抖擻。2003年建館的時候,當時國家文物局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柳慶民先生曾領著6位專家,對博物館中的藏品進行了地毯式的評估。

場館內縱著并列3個展區(qū),一排排玻璃展柜中,與馬有關的各種展品陳列其中,各式各樣的馬古董、馬雕塑、馬具等琳瑯滿目。另一頭是一個美國西部馬文化區(qū)域。在最靠近窗子的一側,有著秦朝兵馬戰(zhàn)車的復制品和一套小型的周朝天子出巡6駿馬車復制品,在這兩套馬車的旁邊,設計成了一個蒙古族的馬具展區(qū),各種蒙古鞍具、弓箭、馬鐙、長袍等陳列其中,透著彪悍的民族風情。

中國的馬文化

按照蔡猛老師的講解,現(xiàn)在世界上的馬文化大約可分為三類,一是歐洲的貴族馬文化,他們的馬術運動脫胎于古代的戰(zhàn)爭,盛裝舞步、障礙賽、三項賽等奧運會比賽項目以及國際馬聯(lián)的十余個項目基本都與此有關;另一類是草原游牧文化,包括中國內蒙古、蒙古、南美、非洲等逐水草而居的群落,這部分人群分布地區(qū)廣、歷史悠久,賽馬運動與這一類文化息息相關;歷史較短的一個類別就是發(fā)源于美國西部的馬文化,當時開發(fā)美國西部的時候,許多牛仔落戶于此,發(fā)展成了獨特的牛仔文化。套小牛、騎野牛、騎野馬、繞桶等眾多的競技項目均脫胎于牧場工作及生活。

在最里面的展廳里,懸掛著眾多的掛圖和文字講解。文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山海經(jīng)圖》與《山海經(jīng)》,里面有人面馬身神、馬面人身神等古人想象出來的神鬼;從那時起,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與馬打交道的過程中,從馬身上得到“正義、忠誠、善良、協(xié)作”的優(yōu)秀品質,這是博物館的開篇,也是弘揚馬文化的一個主旨。在這些文字和圖片中,參觀者可以了解到中國地區(qū)原始馬的起源、養(yǎng)馬史、馬的品種、馬的生理行為、名人與馬、馬鑄造的奇跡、民間馬術運動、馬攝影精品展、歷代馬畫家名作展等知識,還可以通過一號展廳口的“世界馬業(yè)大事記對照表”中看到我們祖先與世界其他地區(qū)的人們馴化、飼養(yǎng)、使用馬匹的過程。這其中許多知識點甚為有趣,比如我國的山頂洞人和河套人對應的是20000多年前歐洲的尼安德特人,他們的血型非常奇特——只能本民族內繁衍。類似這樣書本外的知識點非常吸引人。

在中國歷朝歷代的馬文化中,有眾多的史實與典故,例如伯樂與《相馬經(jīng)》、九方皋的故事,漢武帝奪汗血馬的歷史考證,胡服騎射到唐代馬球,一直到現(xiàn)代的毛主席的小青馬,各種深入淺出的成語、故事,為參觀者提供了良好的馬匹基礎知識。

中間的展廳多數(shù)都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與馬有關的藝術作品,雕塑、繪畫、攝影作品異彩紛呈;在最外側靠近大大落地窗的展區(qū)內,則展出了各式的馬鐙、馬鞍等各種馬具,有現(xiàn)代仿品、有近代民間用具,還有一些古代的文物,其中最吸引愛馬人的是哪一排排的各式馬鞍和墻上陳列、玻璃柜中收藏的馬鐙。在世界馬文化歷史中,說起馬鐙,就必然要談到中國的馬文化,在多種歷史資料中,馬鐙的發(fā)明在中國?!榜R鐙雖小,但在世界馬文化歷史中,怎樣評論它的價值都不為過”,這是蔡猛老師的感言,也是世界對于馬鐙發(fā)明的評價。

馬鐙的價值與歷史

中國馬界的資深人士李剛先生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指出,“馬鐙源于中國的觀點,其依據(jù)有兩個:一是出土的公元302年北魏時期的陶俑,二是出土的四世紀一副銅片夾裹木芯馬鐙。然而關于馬鐙的文字記載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印度的史書上就有,而實物發(fā)現(xiàn)最早的是在蒙古國出土的公元一世紀的馬鐙?!?/div>

在這篇文章中,他列舉了1977年出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座北魏王朝的陶制馬俑;1993年在帽兒山墓地18號墓中出土的一副用銅片夾裹木芯、以鉚釘綴合加固馬鐙;1965年-1970年,南京象山發(fā)掘到的東晉瑯琊王氏族墓群中,7號墓中出土的一件裝雙鐙的陶馬,證明約在公元322年左右,人們開始正式使用正式的馬鐙了,這件陶馬的雙鐙就是已知馬鐙的較早實例。眾多的歷史文物證明了中國是馬鐙最早的發(fā)明地,李剛先生還引用了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對中國發(fā)明的馬鐙的高度評價:“關于腳鐙曾有過很多熱烈的討論,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占優(yōu)勢的是中國。……” 馬鐙發(fā)明后,很快就由中國傳到朝鮮,在公元五世紀的朝鮮古墓中已有了馬鐙的繪畫。至于流傳到西方的馬鐙,是首先由中國傳到土耳其,然后傳到古羅馬帝國,最后傳播到歐洲大陸的。

有關于馬鐙,還有更多更有價值的參考,但對于它的出現(xiàn)以及對后世的影響,世界上公認“不可估量”,“是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在沒有馬鐙之前,騎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之后,趙國出現(xiàn)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改變了原有的裝備,這被稱為軍事史上一次偉大的變革,但當時沒有馬鐙,騎兵們只能用雙腿夾緊馬身,同時用手緊抓馬鬃才能避免摔下馬來。在同樣的歷史時期的歐洲,或者更近一些的年代,我們在觀看電影《特洛伊》是就能發(fā)現(xiàn),勇士們是利用馬匹作為快速抵達的工具,然后下馬開始角斗。一直到了秦朝兵馬俑的出土,在戰(zhàn)馬的身上,依然沒有馬鐙的蹤跡。

有關馬鐙的考古,蔡猛老師在一次講解過程中讓我們看到了他在一家古玩市場淘到的一只馬鐙,是單只的銅制品,他判斷大約的年代在東晉時期。關于馬鐙的誕生,蔡猛老師有自己的一個猜想,“在此時之前,人們不論騎馬還是出行,當時是沒有馬鐙的,而能使用馬匹的,一是騎兵,而是貴族,上馬都要靠梯架或是踩著人背,之后慢慢有人發(fā)現(xiàn),隨身帶著梯架等輔助工具不可能,而出門在外有時沒有仆人蹬踏,也確實不方便,于是用布條或是皮繩掛了這樣一個形狀的工具在馬鞍上,也就是說,我們的出土文物中最先出土的單只馬鐙,極有可能是為了上馬方便,而不是騎乘使用的。再經(jīng)過若干年的使用后,再有個人發(fā)現(xiàn)這個東西可以在騎馬時用腳蹬踏,反而更加穩(wěn)當,于是右邊也出現(xiàn)了對稱的馬鐙。這個第一個想到上馬工具的人非常了不起,但具體的年代和人物就像第一個吃螃蟹、第一個上馬背的人一樣不可考?!边@也說明了一件事,中國歷史上對馬的使用并非不及國外,在很久以前,我們祖先的創(chuàng)造力與制造能力都居世界首位,只不過,在觀看各種時期的歷史中,我們遺憾地看到馬文化發(fā)展的一處處斷層,讓擁有古老文明的中國在現(xiàn)代的馬術發(fā)展中居于后進。

不管怎樣,馬鐙的發(fā)明解放了騎士的雙手,讓戰(zhàn)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讓人類的歷史有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這是不可磨滅的。

說不盡的故事

在展館內,有著大大小小4000多件展品,其中一大部分是有年代的文物,最多的是馬鐙和馬鞍,鞍具中,既有蒙古的牧民鞍、貴族家用鞍,也有美國西部的騎兵鞍和西部鞍,至于與馬有關的各種小零件就數(shù)不勝數(shù)了。

在一個玻璃柜前,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只銀白色的鏤空雕花的、呈半只拖鞋狀的物件,被托架托起,閃著優(yōu)雅的光,這是蔡猛老師在英國一個古玩市場的地攤上尋到的,“當時花了不少的錢,但我覺得很值?!边@只不是拖鞋,是英國貴族使用的馬鐙,根據(jù)外觀,可以斷定是貴族女士在騎乘側鞍時使用的,整個作品精致完美,微小處細膩優(yōu)雅,“在我買到的時候,它已經(jīng)有些掉色了,當初的色澤應該是鍍銀,現(xiàn)在外表有些氧化,不再奪目,但仍然能想象它在完工后精彩奪目的氣質?!?/div>

有許多年代、功能不可考的展品,其實才是最有趣的,我們可以根據(jù)眼睛看到的和歷史記載,對這些物品做自己的聯(lián)想。在隨意瀏覽時,我們不經(jīng)意地在一個玻璃柜內發(fā)現(xiàn)了一件毫不起眼的圓形銅牌,細看之下才發(fā)現(xiàn),上面并列雕著四匹馬的造型,這個物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牌子的背后據(jù)說有個“巡”字,根據(jù)此物猜想,或許這是古代掌管兵馬的長官在巡視兵營和馬房的時候所需要出示的令牌。

一個略等于不對稱長圓形、一邊是直線的皮質盒子,蓋子上有皮繩,旁邊配了一把L型的小刀,這個最初看上去讓人莫名其妙的東西居然是——蹄鐵盒。盒壁內外四周保存完好,內部中央有圓形的凹槽,用于放置釘蹄鐵的釘子,蹄鐵放在內居然絲毫不差;而單獨配置的L型小刀則是快速修整馬蹄的用具,外帶皮鞘,工藝嚴謹細致。蔡猛老師特意指出來讓人注意:“這是日本侵華的證據(jù)。我是在東北(什么?)地區(qū)逛小市場的時候看到的,我看到這個盒子一陣欣喜,但還是裝著不懂問擺攤的人,他說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另外還有一把刀子是一起的,我按耐住高興的心情,又問了幾件其他的東西,并讓他把刀子拿來我看,結果居然是一套。所幸這套蹄鐵盒沒用多少錢便收入囊中了?!?/div>

但還是能從這其中看到許多有意思的地方。首先,日本占領中國是不可磨滅的歷史事實,他們在強占中國后,是從本國運過馬匹來的,當時老百姓稱“東洋大馬”;其次,這個蹄鐵盒可以推測是在軍中使用的,因為它體積小、使用起來簡單快捷,充分利用盒內的空間……,種種跡象都可以證明我們的推測。不可否認的是,在那個年代,日本的馬匹用具的使用就已經(jīng)非常純熟,不僅工具齊備,而且做工精良細致有藝術感,而我們的馬匹工具則都是傾向于“省”,省工、省料、省時間,這中間的差距,還是需要正視和彌補的。

后記

馬博物館到今天已經(jīng)快10個年頭了,許多國內外的馬博物館會經(jīng)常做一些展品的交流和互動,在歐洲一些馬術大國,許多城鎮(zhèn)都有自己的馬博物館,有的是綜合性的展館,有的只是一個馬匹品種的相關物品收集,有的是功能性馬匹的匯總。在組織這次選題的時候,我們了解到許多國外博物館的情況,其中,國家級的很少,多數(shù)博物館在最初都是私人創(chuàng)辦并延續(xù)的,可喜的是,我們這次并沒有落后太久,除了位于北京的中國馬文化博物館之外,在內蒙古還有蒙古馬博物館,三河馬科技博物館,多倫馬具博物館,太仆寺旗御馬博物館等眾多相關機構。中國的歷史如此悠久,馬文化如此深厚,博物館和展品自然也是越多越好,這是記錄歷史的極好方式。

©2011-2025  馬術在線 (京ICP備11042383號-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頂部